天狮娱乐

你的位置: 天狮娱乐 > 关于天狮娱乐 >
关于天狮娱乐
1983年文化部原部长被开除党籍, 自杀前留下遗书: 我对不起华主席
发布日期:2024-10-14 10:26    点击次数:143

在山东省乳山市南部,有一个三面环海的小半岛,这里有一个乡镇叫海阳所镇,明朝洪武三十一年,为防御倭寇海上入侵,设立海阳守御千户所,后来演变为地名,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这个小地方出了一位部长级人物,他就是曾担任文化部部长的于会泳。

于会泳是海阳所镇西泓于家村人,生于1925年,来自于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中国绝大多数老百姓处于贫困和饥饿之中,于家也是如此,父母将全家的希望寄托于于会泳的身上,尽自己最大能力供于会泳读书,希望他将来会有出息。

高小毕业后,于会泳回到家乡,成为一名小学老师,在读书的过程中,于会泳接触到很多宣传共产党主张的进步书刊,逐渐对共产主义产生了向往,抗战结束后,于会泳找到胶东地区的党组织,表达了渴望参加革命的决心,被安排到胶东文化协会文艺团工作。

其实,于会泳从小喜欢各种艺术形式,村里有唱民歌的、扭秧歌的、敲大鼓的,他都会凑过去看,后来通过自学掌握了二胡、笛子和三弦等各种乐器,进入胶东文艺团后,于会泳还学会了谱曲、编导等,并整理出《胶东民歌集》。

早年的这些经历,让于会泳后来在音乐领域展现自己的天赋,打下了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于会泳被送到上海音乐学院专修班学习,遇到人生中第一位伯乐,他就是上海音乐学院的院长贺绿汀,贺绿汀对于会泳非常欣赏,觉得于会泳在民族民间音乐方面的才能是音乐学院的学生所不具备的,为此,特意将于会泳留在学校搞音乐创作和研究。

进入到六十年代,革命样板戏逐渐在全国流行开来,尤其是江青主抓京剧革命,对样板戏的创作更是重视,一次因缘际会让江青从报纸上看到于会泳发表的文章,江青非常高兴,立刻让张春桥查询于会泳的个人资料。

当江青了解到于会泳来自革命老区时,还是山东老乡时,认为于会泳是一个值得信赖的同志,于是便接见了于会泳,并让于会泳负责样板戏《海港》、《智取威虎山》的音乐设计,于会泳没有让江青失望,在他的带领下,《海港》和《智取威虎山》大获成功,成为一个时代的经典。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在张春桥的授意下,回到上海音乐学院的于会泳立刻张贴大字报,宣布“造反”,有了江青和张春桥的支持,于会泳自然是平步青云,很快坐上上海市文化局党委书记的位子。

1973年,党的十大在北京召开,于会泳当选为中央委员,进入1974年,第四届人大筹备工作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在人事酝酿的过程中,周总理有意让吴德或者茅盾出任文化部部长,却遭到江青等人的反对。

在江青和张春桥的推荐下,决定由于会泳担任文化部部长。

进入到1975年,“反击右倾翻案风”骤起,于会泳不遗余力地从上海徐景贤那里,将邓小平在南方各省省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等材料翻印出来,污蔑小平同志是“右倾翻案的总代表”。

“四人帮”被粉碎后,中央派工作组进入文化部,宣布对于会泳进行隔离审查,令人没想到的是,于会泳竟然用服毒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自尽前还留下一封遗书,上面写道:

“我跟着‘四人帮’犯了罪,对不起华主席,对不起人民,我的结局是罪有应得的,只有一死才能赎罪……”

1983年,中央宣布开除于会泳的党籍,撤销其党内外一切职务。